儲藏期監(jiān)管
按照 “秋冬通風,降低基礎糧溫;春季隔熱,延緩糧溫升高;夏季排積熱,適時補充冷源”的儲藏技術路線,做好儲糧綜合控溫保水管理工作,將平均糧溫控制在15℃或20℃以下,局部糧溫控制在20℃或25℃以下,實施低 (準低)溫儲藏,抑制蟲霉發(fā)育繁殖,減少糧食水分損失。
在糧食入庫10d左右平衡整倉糧食溫濕度,減小因糧堆水分分布不均等造成的儲糧危害。在通風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庫區(qū),結合庫區(qū)智能通風系統(tǒng)運用,提高通風效率,避免無效、有害通風,降低通風成本。
對產品精度要求過高,產品檢測方法過于簡單。我國糧油產品的檢測很多是采用直接比較法,檢測手段簡單,主觀因素太大。以大米為例,決定大米質量等級的主要指標是加工精度,按加工后米胚殘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勾殘留皮層的程度來定,以國家制定加工精度標準樣品對照檢驗。加工精度的檢驗方法有直接比較法和染色法,多數(shù)加工企業(yè)按大米標準中制作加工精度標準樣品時參照文字描述規(guī)定來檢測等級(有的大中型企業(yè)按精白度或留胚比例定等級),直接比較法和染色法都沒有標準樣品參照比對,對大米加工精度的把握上就存在差異性,再加上大米出廠檢驗只要求型式檢驗項目,對檢驗員的檢測能力、檢驗室的配置要求不高,所以出廠產品以客戶訂單要求為標準,加工精度多數(shù)存在過高的現(xiàn)象。另外,對于影響口感不大的碎米,在GB1354—2009《大米》中對普通大米(非)要求過高,而 GB 1354—1986《大米》中碎米為 15%,較 GB1354—2009《大米》中的一級差 7.5%、二級差 5%,部分可用的主糧在新標準中變成了副產品,造成主糧的浪費。
數(shù)量確認:糧油出入庫數(shù)量以過磅數(shù)為準,保管區(qū)片以過磅小粉條結帳,儲備保管會計從地磅拿回保管會計聯(lián),財務會計和統(tǒng)計從地磅拿回會計聯(lián)、統(tǒng)計聯(lián),并以此為結算憑據(jù),每天出入庫的數(shù)量第二天十點以前必須出結果。糧食出庫:糧食出庫時,當外部車輛來我?guī)炖Z時,必須有貨主的簽字,留有復印件,當沒有業(yè)務員時,要求貨主把拉糧車號以傳真形式傳到儲備部,確認無誤后方可出庫。
您好,歡迎蒞臨上谷倉儲設備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